“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陰和陽,調和營衛,解肌發汗之總方也。”這句話是《傷寒來蘇集》中柯琴對桂枝湯的贊譽。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桂枝湯力壓小柴胡湯、小青龍湯、大青龍湯、半夏瀉心湯等一眾名方得到“群方之冠”這么大的美譽呢?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桂枝湯。
【來源】張仲景《傷寒論》
【組成】桂枝三兩(去皮),芍藥三兩,甘草二兩(炙),生姜三兩(切),大棗十二枚(擘)
【功用】解肌發表,調和營衛。(解除肌膚表層的邪氣,邪氣主要指外感發汗。并且調整營衛失和)
【主治】主治頭痛發熱,汗出惡風,鼻鳴干嘔,苔白不渴,脈浮緩或浮弱者。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原因不明的低熱、產后或病后低熱、妊娠嘔吐、多形紅斑、凍瘡、蕁麻疹等屬于營衛不和者。
那么我來來回回一直都在講的“營衛”到底是什么東西呢?
“衛”,是指衛氣,既保衛之氣,衛氣是無形之質,行于脈外,分布層次比較表淺。
《傷寒論》中稱桂枝湯證的病因為“太陽中風”,“衛強營弱”。“衛強”是衛氣中邪氣盛。“營弱”是營中陰氣弱。太陽中風既外感風邪,風性清揚開泄,衛氣中邪氣盛,不能固護肌表,腠理開合。使營陰不能內守而外泄。所以出現汗出、惡風、發熱等癥狀。
這里會有人問了“平時感冒發燒不是發發汗就好了嘛?現在身體已經在出汗,是不是不用管,也會自己恢復正常健康呢?”其實啊,汗也分為病汗和藥汗兩種。本證的自汗,是由風邪外襲,衛陽不固,營陰失守,津液外泄所致。所以外邪不去,則汗不能止。桂枝湯雖曰“發汗”,實寓解肌發表與調和營衛雙重用意,外邪去而肌表固密,營衛和則津不外泄。所以服用桂枝湯,在遍身微汗之后,則原證之汗出自止。曹穎甫指出:“病汗常帶涼意,藥汗則帶熱意。病汗雖久,不足以去??;藥汗瞬時,而功乃大著,此其分也。”
●桂枝辛溫,助衛陽,通經絡,解肌發表,祛除在表的風寒邪氣。
●芍藥酸甘,益營斂陰,收斂,固護外泄的營陰。桂枝芍藥相配伍既營衛同治,袪邪扶正相兼顧。
●大棗甘平,既能幫助芍藥斂陰和營,同時也能健脾益氣,脾胃是營衛化生之源,健脾助營衛之氣。
一方五味藥,發中有補,散中有收,營衛同治,邪正兼顧,陰陽并調可謂同時兼顧,獨步群方。不得不欽佩仲景用藥如神,用思之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