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參的正確吃法有講究
發布時間:2020-03-13 點擊數:4958
很多人都聽過吃野山參流鼻血的故事,以為山參性熱,這是誤解?,F代野山參用生曬方式加工,《中國藥典》2000年版對它的藥性已有定論:性平。不溫也不涼,大補元氣,扶正祛邪。
為什么有些人吃了確實出現頭暈、流鼻血情況呢?業內人士認為,關鍵是劑量出問題,有的人吃參,恨不得今天吃下去明天就生龍活虎,劑量用得很大。每人每天服用劑量有個體差異,劑量太大,有副作用,劑量太小,不起效果。
大家應牢記,剛開始吃山參要從小劑量起步,沒有不良反應,再加一點,如此摸索到自己的最佳劑量?;蛘呦确脦滋?,停幾天后再接著服用。萬一吃多了,也不用慌,可以吃一些蘿卜化解。
中醫認為山參也要常服才能“輕身延年”,不求立竿見影,但求水滴石穿,心中無奢求,無論寒暑經常服用效果最好。
先吃參須,然后主根
一支參,不同部位的藥效功力也不盡相同。相比而言,參須的功力較弱,最初的兩三天,可以先吃參須,讓身體漸漸適應。接著再吃支干,順序是從下往上吃,分三段清燉吃,最后吃上面的老根。從量上說,一般每日量為1克左右。一支10克的參,建議花個把月吃完。這樣人體才可以慢慢適應和有效吸收。
燉人參也很有講究。把人參放進有蓋的碗中,隔水慢慢地燉。燉人參不能讓它出氣,人參里面有揮發油,是有效成分,所以不能像普通草藥一樣煎煎吃。人參微苦,可以稍許放一點桂圓,或者放點冰糖。吃過了人參,濃茶不能喝,蘿卜不能吃,海鮮最好也忌口。